有约

首页 >> 要闻 >> 正文

沉“靖”式婚礼,打造移风易俗新风尚

发稿时间:2025-09-02 10:11:00 来源: 人民网

  农历七月初七,江西省靖安县山水间,10对新人沿潦河绿道骑行,在千年古樟下系同心结,于马尾山壹号度假区共诵誓词。这场融入生态之美的移风易俗集体婚礼,恰是“生态美县、旅游名县”的生动注脚。

  让新风随美景走进家门

  作为“中国天然氧吧”,靖安的绿水青山是移风易俗的天然载体。在移风易俗乡风文明“敲门行动”中,文明实践员带着《婚事新办承诺书》入户时,总会附上“靖安旅游婚礼指南”——中源乡民宿露营、水口乡油菜花海、雷公尖乡万花谷等图景,让“旅游婚礼替代高价宴席”的理念悄然融入生活。

  县民政局建立的“适婚青年数据库”,收录3152条婚恋信息,特别标注新人对“旅游婚礼”的意向。针对外出务工青年,微信推送的“爱情打卡点”短视频里,西门古街婚俗表演、宝峰寺简约祈福等场景,让游子直观感受“家乡美景+文明婚礼”的魅力。

  在外务工的小吴说:“看了朋友圈的集体婚礼视频,我和未婚妻决定办‘零彩礼+景区婚礼’!” 县法院、司法局还将普法融入旅游场景,在景区开展婚俗改革咨询活动,工作人员结合“高额彩礼矛盾”案例,讲解 “省彩礼钱游靖安”的实惠,让新风随景区人流自然传播。

  从入户宣传的“美景指南”到精准对接的婚恋数据库,从打动游子的短视频到景区里的普法课堂,靖安以生态为笔、服务为墨,将“旅游婚礼”的新风尚从抽象理念转化为可感可知的生活选择,让移风易俗不再是生硬说教,而是顺着山水脉络浸润人心,真正实现了美景与新风的同频共振。

  让婚礼成为旅游新体验

  靖安县婚姻登记管理服务中心,既是“新婚学堂”,更是“旅游婚礼服务站”。文明实践志愿者会根据新人需求,推荐“两天一夜蜜月套餐”,让婚礼筹备与旅游规划衔接。

  三爪仑国家森林公园内,“情定树”千年银杏与森林氧吧相融,新人可在林间拍婚纱、露营地办答谢宴;璪都镇白崖山千亩杜鹃花期时,爱情打卡板被花海环绕,吸引新人前来打卡;高湖镇梯田“稻海盟誓”,将农耕文化、古建风情与婚礼结合,成为“文旅+婚俗”特色IP。

  今年七夕,10对新人的集体婚礼串联北河绿道、马尾山壹号度假区、千年古樟三大景点,沿途“新风打卡点”引游客驻足,不少未婚青年直言“下次结婚也来靖安”。新人小周算过一笔账:“集体婚礼+景区蜜月+免费婚房,比传统酒席省6万多,还顺带拍了婚纱照、度了蜜月,一举三得!”

  从“一站式服务”到“一乡一景”的特色婚礼场景,婚礼跳出传统宴席的框架,成为串联生态风光、地域文化和旅游体验的新载体。这种“婚礼即旅游”的创新模式,既让新人收获了经济实惠与独特记忆,更让婚礼本身成为激活文旅消费的“流量密码”,实现了婚俗改革与旅游发展的双向赋能。

  让幸福与文旅共延续

  靖安的移风易俗乡风文明服务,始终与旅游资源紧密相连,从婚礼延伸至婚后生活。新人领证20天后,民政局回访会询问“旅游婚礼体验”;计生协会“婚育随访”结合官庄镇、宝峰镇景区,为新人推荐孕前康养旅游,医护人员在景区民宿提供免费义诊咨询。

  双溪镇“亲家课堂”常设在景区周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课后组织学员游景区,在山水间交流家庭心得;水口乡“乡贤红娘团”回访时,会带景区优惠券,鼓励小夫妻“游家乡景点增感情”。

  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文化馆开展的25场移风易俗文艺巡演,深入景区及沿线村落。在香田乡幸福河湖文化公园上演的小品《彩礼风波》,以“新人弃高价彩礼选新式婚礼”为剧情,引游客村民共鸣;巡演间隙发放的“文旅+婚俗”宣传册,成了靖安旅游“活名片”。

  如今,靖安“生态美、旅游兴、新风浓”已成良性循环:集体婚礼带动移风易俗“婚礼经济”,年吸引超200对县外新人到靖蜜月旅行;“低彩礼”省下的钱,让更多家庭参与本地旅游,推动“全域旅游”发展。数据显示,今年依托移风易俗婚俗改革的旅游消费同比增长15%,人均彩礼较去年下降4.13万元,“低彩礼+旅游婚礼”模式获广泛认可。

  “靖安的美,在山水更在新风。” 该县文明办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深挖生态资源,打造四季主题集体婚礼,让 “沉‘靖’式幸福”成为移风易俗婚俗改革标杆与“生态美县、旅游名县”名片,让更多人在绿水青山间,收获“轻装前行”的爱情与幸福。

责任编辑:宋静